【趣谈】白酒要“一统天下”了?白酒在国外的影响力让你惊讶! 发布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8/2/23 14:16:06 浏览1109次 |
白酒,我国的传统酒类,一种用高粱和大米酿造的酒。从婚庆到商务酒席,在中国,白酒的身影盘踞在诸多正式场合上。
特别在中国传统的农历年,白酒更是无处不在。人们举杯相庆,觥筹交错,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,情谊万千都在这一杯酒里。 白酒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烈酒之一了,却仅在中国享名,几乎不曾流行于西方世界,西方人拿各种酒类调剂鸡尾酒,但几乎不曾出现过白酒的身影。
在白酒国际化方面,有些老外替我们提前走出了一步,他们就是邹记福共享酒架接下来要介绍的几位: Bill Isler——创办世界上第一个白酒主题酒吧 “在很多老外眼里,白酒是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东西,但是外国人害怕的,却不是白酒本身。”Bill Isler说,他是北京capital spirits的联合创始人,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白酒主题酒吧。 Isler的观念里,外国人对于白酒真正的恐惧,其实是跟他们喝酒的中国人,或者说是中国的劝酒文化。
在中国人的酒席上,有时候喝与不喝不仅仅取决于能力和习惯,更多的可以上升到宾客之间的态度表现,感情深一口闷,喝不喝,这是个问题! 为了改变外国人对于白酒这种近乎根深蒂固的认知,Isler开始尝试着用白酒调制鸡尾酒。
为了反腐倡廉,中国政府如今开始控制三公消费,在政策的压制和酿造者的指引下,像茅台等高端白酒的销售不如从前。年轻、时尚的酒吧,却开启了自己的新篇章。Isler说,这些年,酒吧的曝光率和关注度逐年上升。 依托着中国庞大的人口,白酒如今已经是世界销售量第三大的烈酒产品。据一家伦敦的咨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报告,去年白酒的年销量达到55亿公升。 Isler说,对于白酒新手,想“活命”的第一法则,就是别一开始就跟中国人喝!
他建议用自己的节奏开始接触白酒,而不是一开始就一鼓作气的冲进中国的酒席,挽起袖子跟人怒吼着“干杯”,你会感受到泱泱大国的可怕,然后死得很惨。“跟中国人喝酒的时候,最好提前探一下对方的酒量有多少,以及喝的是什么类型的白酒。”
在Capital Spirits,有四种不同的白酒类型,提供10毫升的体验杯,新手可以从最基础的先做尝试,然后慢慢提升到最烈的品类。 在这里,白酒被分为了四种大致的类型:
米香型:原产于广西省南部,是四种类型中口感最轻的一种。不同于其他白酒,取材于稻米,赋予了它一种甜蜜的基调。这类白酒的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。 清香型:此类白酒雄踞中国北方,尤其在北京附近。发酵自高粱,香气淡然,却酒精浓郁。代表品牌是具有标志性方形瓶身的二锅头。
浓香型:这是中国最流行的一类白酒,至少由两个不同颗粒度的泥窖发酵而来,这赋予了它更为复杂和饱满的味道。典型代表是泸州老窖,年复一年沿用最古老的生产技艺。
酱香型:顾名思义,口味有点类似于酱油,绵密醇厚。贵州的茅台、邹记福等酱香酒就造就了白酒中的尊贵典范。 Isler说,喜欢伏特加或杜松子的酒的人通常会更倾向于清香型,而习惯威士忌或朗姆酒的人会更偏爱浓香型。
目前有迹象表明,Bill Isler这样开始接触白酒的外国人越来越多,白酒已经有向全球各地蔓延的趋势了。 Jim Boyce——世界白酒节的创始人 Jim Boyce, 是常驻在北京的一位加拿大红酒专家,却是世界白酒节的创始人,长期致力于促进那些畅销却又鲜为人知的产品精神。
据他介绍,仅去年30个白酒节已陆续在全球20个城市举办。白酒专用酒吧目前已经在利物浦和纽约设立。 不仅如此,近年来海外的白酒品牌也如春笋般涌现出来。美国的ByeJoe, 新西兰的Taizi和加拿大的龙之雾都是中国最令人垂涎白酒的温和版。
白酒的使用不仅限于饮品,更在食物中被广泛应用。目前已经有协会在探讨如何将白酒融入冰淇淋、比萨和软糖的制作中。在北京有厨师甚至设计出白酒蛋糕。
Boyce建议第一次尝白酒的人,一定要挨个比较不同类型白酒的口感。“恰如饮一杯红酒、威士忌和龙舌兰,相信一杯白酒势必会让你更深刻地领悟气味、口感和喜好的美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