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酱酒热”,为何推广难?酱酒品牌行路难,这些内因不得不思考! 发布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2/4/22 17:17:06 浏览584次 |
近年来,“酱酒热”作为白酒行业的关键词,引发业内广泛关注。 酱香型白酒产能虽然只有3%左右,但却占据了超过10%的白酒销售收入,利润占比更是接近三分之一,与前几年相比,已经明显呈现量价齐声的增长势头,酱酒品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市场所认可。如何真正搭上“酱酒热”的顺风车,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。 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,酱酒市场是国酒茅台占据大约六七十以上的份额;二线酱酒品牌为了实现“酱酒第二”战略目标也在积极实行全国化布局;三线品牌依托核心产区优势,业务主体范畴主要集中在OEM和原酒销售。 目前酱酒消费整体上还是呈倒金字塔结构,有逐步向腰部价位延伸的趋势,12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和300元左右的腰部市场是酱酒的两大主流消费价格带。 酱香市场逐年稳步提升,和浓香型白酒相比,在普及和推广上仍存在较高难度。 001 行业准入门槛高 ![]()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对于气候、土壤、原料要求较高,产区主要集中在贵州、四川等区域。由于酱酒主体香和味的物质成分目前尚未破解,只有靠酿造工艺获取,酱香型白酒属于真正的纯粮固态发酵粮食酒。所以酱酒的生产工艺很难在全国大范围复制推广,这也就决定了酱香型白酒的稀缺性。 大部分像同缘梦一样品质过硬的酱酒,吸粉能力还是很强的。喝不过几次,便会别酱酒浓烈的酒香、醇厚的酒体及优雅细腻的口感所深深折服,这也很多消费者一旦习惯酱酒的口感后,很难再改口喝其他香型白酒的原因。 但消费者的粘性维护工作却是费神费力的,单靠经销商的推广能力,没有酱酒厂家的持续加持,很难大范围的实现酱酒品牌引导。
002 品牌抗风险能力较弱 ![]() 贵州产区、茅台镇产区、赤水河产区、仁怀产区、四川产区,酱酒的五大产区标签已经得到了行业普遍的认知。 五大产区的存在,也孕育了众多良莠不齐的酱酒品牌,产品之间同质化严重以及年份乱标等问题……生命力极其脆弱。 但其实,在同缘梦看来,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卖酒难、不赚钱、乱价等难题,其实也是同缘梦的商机。同缘梦直击问题痛点,拓展发展新思路,斥资千万为有志之士提供创业致富实现梦想的平台,打造精英圈层互利共赢的资源聚集地。用茅台行酒厂实地体验、活动赞助酒品品鉴等活动将同缘梦毫无保留的展示给其中的参与者。真实的酿造工艺、公开透明的价格标价,让更多社会精英为其代言、让合作者更有底气,真正靠实力征服消费者。与此同时,同缘梦为参与其中的精英企业家们,带来的高效优质的资源对接与人脉链接,信息、资源、个人成长和蜕变,价值也是不可估量。 同缘梦自主运营品牌并有营销团队的支撑,这样一来,不仅提高了行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,而且也让自己的品牌实力得以不断巩固。这也是为什么同缘梦酱酒能够迅速在市场站稳脚跟,快速成长的关键原因。
003 品牌发展瓶颈明显 一个品牌的日渐成熟需经历“小区域突破-区域为王-产品扩张-品牌扩张”四个基本阶段。 前两个阶段均是围绕区域进行市场集中化运作,检索酱酒企业的发展路径,大部分酱酒企业积极推进品牌全国化布局,但往往都是广种薄收,市场运作成败完全取决于经销商的个人能力,缺乏核心模式,同缘梦始终觉得这样很难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。 同缘梦认为,在新一轮酱酒热潮中,唯有坚守匠心精神、遵循市场竞争规律、适时做出调整的酱酒品牌,才能将酱酒的品类优势转换成胜势,成为未来酱酒品牌竞争中的强者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