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趣谈】元宵节=偷菜节?正月十五这一天“偷东西”预示好运?! 发布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8/3/8 16:51:26 浏览1230次 |
这一天,是众所周知的元宵节,然而,你知道吗?这一天其实还是“偷菜节”。
“偷菜节”这个节日想必大多数人头一回听说,偷菜怎么还能成为节日呢?
这里,福哥就带您好好掰扯掰扯这正月十五里的“偷菜节”。 起源 承袭契丹的“放偷节” 偷菜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与绝大多数古老的传统节日一样,其准确起源已无从查考。
宋代洪皓的《松漠纪闻》就记载了这个节日,辽金时期是严禁偷盗的,一经查获,除依法论罪,还得按所偷的东西的价值实行数倍赔偿。 但正月十五这一天,官府“放偷”,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偷窃,官府不禁止,也不逮捕。
人们从契丹人那承袭放偷习俗后,有妇女明目张胆地率领婢妾到他人家趁主人迎客之际偷窃物件。主人发现后,提家用茶食糕点上门赎取。
清代广东文昌县也存在“元夕偷青以受詈为祥,失者以不詈为吉”的习俗。 习俗 女子偷菜,预示好姻缘 在台湾,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,俗称:“偷挽葱,嫁好尪”、“偷挽菜,嫁好婿”。
婚姻美满的女孩,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,期待未来家庭幸福。 女子偷菜时不能偷本姓的菜,因为偷菜偷的是姻缘,同姓是本家人,不可以结婚。 孩童偷菜,带来好运 这一天除了女子偷菜,孩童们也会纷纷出动。
“偷菜节”的晚上,月亮出来以后,孩子们就三五成群地相约去野外菜地里偷摘新鲜的疏菜带回家。
然后自已动手把偷来的菜做好,请家人及邻居们来吃。 孩子们无论偷谁家菜地的蔬菜,大人们都不能去现场抓赶的,只能在远处大喊抓偷菜贼吓吓他们。
孩子们也知道这天偷菜不算贼的。
听到喊声,一些大点的也只是戏闹般的叫别人“快跑!快跑!”,然后又去另外的地里“偷”了。
椐说夜里有小孩子们去‘偷’菜,就预示今年有个好收成,吃了孩子们偷来的菜,全年不会生病生疮。
所以,许多人家并不排斥孩子们来偷菜。 不能带工具去偷 “偷菜节”这天虽然偷菜不违法,但也不能带工具去偷。
如果带个大筐过去,一晚上给主人家偷了个精光,颗粒不留,是不可以的,一人象征性的偷一把,讨个好彩头也就够了。 除了偷菜还偷灯 除了偷菜,人们也还偷别的东西,比如偷灯——送灯或偷灯以祝愿生子的习俗很早就有。
<岁时广记>引《本草》称,宋时人认为正月十五日的灯盏可以使人生子,若夫妇共同去别人家把灯偷来,放置床下,当月可怀孕。 古时元宵节的晚上,家家户户门前都燃一些用豆面捏成的或萝卜刻成的灯,有女子婚后三年不育的,元宵节就上街去偷灯吃。 一般偷刘姓和戴姓的。
“刘”音“留”、“戴”音“带”,取其谐音,意为“留住孩子”,“带上孩子”。
孩子生下后,女孩取名叫“灯哥”,男孩取名叫“灯成”,虽是迷信的说法,但也喜庆。 部分地区,至今流行 偷菜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虽然不如元宵节盛行,但仍流行于中国的部分地区,如贵州的黄川、重庆、湖南等等。 人人都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其实,正月十五这一天,是有两个节日的,关于偷菜节,你了解了吗? ↑↑↑点击图片查看招商详情↑↑↑ |